
■编者按涨盈配
近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秋季场)在广州开幕。作为国际性园林盛事,园博会既是生态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探讨城市绿色发展与未来生活图景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期评论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围绕园博会在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推动绿色空间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展开论述。专家从多维度解析园博会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实践路径,并就其如何助力“绿美广州”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专业见解。
园博有期,绿美无限。以园博会为契机,深化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国岱禾AGENCETER是创始于巴黎,以先锋生态设计为核心,采用独具创新活力的设计手法,成为法国当代唯一荣获法国国家景观与规划双项大奖的国际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我们的工作尺度涵盖小尺度的花园到国土级别的区域规划,这种小尺度和大尺度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确保了TER团队能够不断探讨法国当代景观设计的主流思维与社会责任,解读国际,特别是中国风景园林回应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

城市生态体系的变化涨盈配
通过我们在全球近40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城市发展逐渐从城市空间的几何构成转变为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体系构成。
特别是在我们深入中国案例的过程中,参与到越来越多以景观为主导来实现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在城市中构建充满活力的自然栖息地,以此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共生。无论是在美国的底特律、哥伦比亚的波哥大、法国的图卢兹,还是在备受瞩目的广州与上海,今天公众的需求是要求有更多的自然和更多的公众活力。
更多的自然也意味着鼓励生物多样性,通过公共空间,我们可以提供一定的气候服务,如树荫提供的凉爽,当然也包括使用功能性。人们的另一个非常强烈的要求是在他们所居住的大城市中有舒适之感。这意味着能够找到舒适的自然空间,代表人们审美需求的自然空间。正如我们在广州看到的那样,居民都对园博会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也是绿美广州的核心价值。
园博会受邀之初衷
在最初受到广州市园林局邀请参加本次大师园设计时,MichelHoessler先生就欣然答应,并倾情投入。在他看来,未来城市的活力应该和景观的驱动力、生态的驱动力相结合。
本次园博会正是这样的一个契机,我们通过一座花园,看到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决心,看到文化复兴的底蕴涨盈配,更通过这座小小的花园,打造一个精巧的生态细胞,让人们感知到动物和植物的美。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地面层还是草本、灌木,都是非常不同的动物的居所。
所有这些动物都是共生的,它们都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是它们使我们能在城市中保持一定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在现有的城市肌理中,融入了原有更强大、更久远的生态体系。
理性与狂喜之美
本届园博会主园区打造了国际大师园、湾区花园、全运花园、花城绿美园共30个展园。其中,国际大师园汇聚了来自瑞士、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和中国的园林大师作品。
由AGENCETER设计的法国园位于园博会核心展区,与湾区花园、全运花园东西呼应,共同构成这场总规划面积约15.3公顷的城市花事盛宴。
我们的设计植根于法国文化最深层的哲学思辨:古典理性主义与浪漫自由精神的并存与对立。以17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灵感源泉,强调逻辑、秩序与清晰分明。
这一理念在法国古典园林的几何绝对主义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源自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所代表的狂欢、感性、创造力与生命本能。这一精神体现在印象派打破规则的色彩、波德莱尔诗歌中的颓废之美中。
我们将奥林匹克的“动”与莫奈花园的“静”相融合,打造出一个兼具国际视野、艺术深度与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品。这不仅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对印象派艺术的致敬,更是对广州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活力气质的最佳诠释。
巴黎与广州的对话
在我们的设计中,最巧妙的一笔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景窗,将广州塔纳入画中。最核心的一处开口正对广州塔方向,将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作为一幅“活的画作”引入园中,实现法式园林与现代地标的框景对话。
同时我们引入了巴黎标志性的城市家具——由加布里埃尔·达留设计的“巴黎绿椅子”。这不仅仅是一件件家具,更是巴黎城市景观和文化的一部分。游客可以自由移动椅子,或独处沉思,或社交闲谈,享受完全自主的休闲体验。
在杜乐丽花园遥看埃菲尔铁塔的惬意,变成了在法国园中感叹小蛮腰的魅力,这是我们想给广州市民们带来的惊喜,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坐下来,悠然欣赏自己的城市。
(作者系TER法国岱禾中国合伙人 黄明莉)
统筹:南方+记者 钟晓宇涨盈配
沪深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